来源:蓝鲸新闻
蓝鲸新闻8月14日讯(记者 石雨 实习生 杨硕)今年以来,险资在二级市场频频举牌 ,尤其是银行股、能源股备受青睐,但险资举牌保险股,却久无新例。这一空白在近日被打破 。
据港交所信息 ,8月11日中国平安斥资5584万港元,以每股平均价32.0655港元买入中国太保H股174.14万股,增持后 ,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票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的比例为5.04%,触发举牌线。
为何举牌?中国平安向蓝鲸新闻记者表示,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,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。受消息层面综合影响 ,Wind数据显示,8月14日,中国平安A股 、H股股价分别增长1.72%、1.94% ,其中港股盘中一度拉升至59.1港元/股,创下年内新高 。
同业巨头举牌,据保险业协会披露数据 ,上一次还是发生在六年前。2019年8月,中国人寿披露的举牌公告显示,通过连续场内增持 ,中国人寿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从4.87%上升至5.04%,中国人寿集团整体(含国寿集团及中国人寿)合并持股从4.91%上升至5.08%,触发举牌线。
彼时 ,中国人寿对中国太保港股持续增持至2020年10月,此后则不断减持,至2022年11月重回港股流通股“举牌线 ”之下 。
时隔六年后,标的仍为中国太保H股 ,而举牌方转为中国平安。中国太保是行业头部综合性保险集团,在上海、香港 、伦敦(A+H+G)三地上市。最新年度财报数据显示,2024年 ,中国太保营业收入达4040.89亿元,同比增长24.7%;归母净利润449.60亿元,同比增长64.9%;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35426.60亿元 ,较上年末增长21.2%。
2024年年报发布后,中国太保管理层提出,公司充分考虑股东当期回报的要求 ,当公司当期净利润持续显著好于当期的营运利润时,也会合理的提高当期的分红,与股东及时分享经营成果 。
股价表现方面 ,据Wind数据,自年初至8月14日收盘,中国太保H股股价涨幅已超五成。其中,受增持消息等影响 ,8月14日,中国太保港股报收36港元/股,当日涨幅4.71% ,最新滚动股息率(TTM)为3.28%。
对于此次举牌释放的信号,中泰证券分析师葛玉翔提出,“险资作为长期资金 ,同样也会关注保险股,保险股同样属于‘红利’范畴 。同时,保险行业基本面并没有市场担心的那么差 ,或者说当前估值已较为充分反映保险股资负两端压力。险资举牌同行指向对自身行业基本面的筑底向好的认同。”
多名业内人士认为,当前保险股估值处于低位 。伴随经济修复、股债双市回暖以及配置需求增强的预期,低估值且欠配的保险股蕴含显著的估值修复机会 ,值得重视。
此外,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,亦将今年以来行业举牌数量推至新高点。据蓝鲸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,年初至险资已发生28度举牌 。中国平安、新华保险 、中国人寿等头部险企 ,以及民生人寿、长城人寿等中小险企均有动作。
(制图:蓝鲸新闻)其中,银行股最为受到险资青睐,邮储银行、农业银行、招商银行等合计被举牌13次 ,其中弘康人寿更是对郑州银行持续增持至15%以上,三度触发举牌线。
“一方面,低利率和‘资产荒’背景下 ,银行高股息 、类固收的优势凸显,结合其分红稳定、经营稳健的特性,投资吸引力依然较强 。另一方面 ,在‘高股息’投资策略相对应板块中,银行板块优势尤为突出。同时,银行股波动较低 ,符合稳健投资需求”,天风证券研究员刘杰分析道。
综合分析被举牌标的特征来看,险资主要偏好低估值、高股息高分红 、业绩确定性强的标的。而频频触发举牌,在业内看来 ,既体现了险资持续偏好此类股票标的,夯实绝对收益基础,也体现了通过举牌等方式应对会计准则切换给权益投资带来的波动 ,既有望获取长期投资收益,也有望兼顾当期利润波动 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责任编辑:曹睿潼



